我這麼拚命努力,只是不想陷入精神憂鬱
在一集題目為《成功是一條延續的旅程》的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 的縮寫,即技術、娛樂和設計)演講當中,演講者理查講述了自己從成功到失敗、再到成功的故事。他曾經營一家公司,為了不斷獲得事業上的成就,他一直非常努力。他不斷超越自己,盡量在各個方面都做到最好。
但是,當他獲得一定的成就之後,他心裡卻有個聲音出現了:「我已經獲得一定的成就了,現在,可以停下來好好休息了。而我所經營的事業,也已不需要再做任何改進了。」
很快,開啟輕鬆模式的理查逐漸陷入了精神上的憂鬱—即使他買了一輛昂貴的跑車去兜風,也依然阻止不了他的心情慢慢沉下去。接下來,他去看了心理醫生,被診斷為憂鬱症,醫生開了百憂解(一種抗憂鬱的藥物)給他。
他的生活漸漸墜入低谷,事業也受到了重創,公司最終只剩下他和他的合夥人兩個人。然而,幾乎一無所有的理查並不甘心,重新開啟了奮鬥模式──他重新創立了一家公司,變得更加努力。他更加勤奮地工作,持續不斷地改進公司的業務,對所做的事情充滿了熱情……
他總共花了七年的時間,重新回到了事業巔峰。而這一次,他重新創立的公司比之前的那家公司還要強大。
有一天,他從床上醒來的時候,忽然發現,自己再也不用服用抗憂鬱的藥物了。
因為努力奮鬥去開創一番事業這件事情本身,讓他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讓他的精神重新煥發了。
從理查的經歷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拚命努力,不僅是成功的必需品,更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必需品。要想保持精神上的健康、遠離憂鬱,我們就需要持續不斷的努力,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充實起來。
記得在電視節目《楊瀾訪談錄》的其中一集裡,面對楊瀾的採訪,曾經因患憂鬱症而閉關一年的搜狐(中國一家知名入口網站)董事長兼執行長張朝陽,道出了自己的心聲:「(在之前的日子裡)我真的是什麼都有,但是我居然過得這麼痛苦……如果你足夠成功,卻沒有管理好自己,往往就更加容易讓自己陷入精神上的痛苦。」
二○一二年,張朝陽深深地陷入了焦慮和憂鬱中。他自己對憂鬱原因的分析是──自己在成功之後,名氣越來越大,被媒體和周圍的人所追捧,導致自我膨脹。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二○一二年並不是他過得最艱難的一年。在事業上,那時他正處在順風順水的階段。
他在訪談中提到,一九九六年,搜狐融資的時候最為艱難,歷盡千辛萬苦才融到兩百萬元人民幣;一九九九年也很艱難,那時他剛剛融到第二筆資金,股東卻對他不信任,同時,搜狐又被新浪超越。但就是在這樣的壓力之下,他在競爭中獲勝了,並最終確立了對搜狐的領導權。也就是說,艱難的創業階段並沒有壓垮張朝陽,在公司的穩定階段,他的心理反而出了問題。
張朝陽在訪談中反思了之前的幸福觀:「那時候的我,總是想買更大一點的飛機,或者在週末喊上朋友去巴黎喝咖啡,或者帶著一群俊男美女到三亞去打沙灘排球、燒烤、聽音樂、跳迪斯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但是這種隨心所欲的生活並沒有讓他變得更加幸福,反而讓他變得憂鬱了。關於憂鬱症的成因,心理學家弗拉赫曾經提出過一個著名的觀點—成功導致憂鬱。他說:「成功可能激起悲傷感,因為任何目標的實現幾乎都包含著終結。從學校畢業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終結,常常會帶來失落感。『完了』的感覺與『我從這裡再接著往哪裡走呢』的疑問結合起來,便會激發憂鬱以及對自我價值的反思。」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且努力為之奮鬥的時候,往往不會出現心理問題。當一個人失去生活的目標,過起了輕鬆生活的時候,反倒更加容易陷入精神上的憂鬱。
無論是前面提到的理查,還是剛剛提到的張朝陽,他們彷彿都陷入了「成功導致憂鬱」的奇特現象。
追蹤我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最近這段時間,我的訂閱號文章更新得不是很頻繁。
我自己也意識到,自從第三本書《高效努力:建構出線思維,打造能一直贏的心理資本》出版之後,我好像在寫作這件事情上忽然變得鬆懈了。
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我覺得自己已經出版三本書了,好像可以有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好好休息了。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我之前的寫作風格偏向於寫自己的經歷,而經過三、四年的寫作,覺得自己有限的經歷都已經被寫得差不多了,缺乏新鮮的寫作素材了。
二○一九年的中國國慶日,我讓自己痛痛快快地放了七天假,基本上沒什麼在看書和學習,算是給自己一個徹底的放鬆。好消息是,七天假期結束之後,我覺得自己的精力一下子變得充沛起來,再也沒有那種永遠都睡不醒的感覺了。壞消息是,我開始迷戀這種徹底放鬆自己的感覺,週末再也不想讀書和學習新知了。
我開始增加玩手機的時間,漫無目的地看各種新聞。在壓力太大的時候,雖然這種休閒方式確實有一些放鬆的效果,但時間久了,又會徒增一些浪費時間的內疚感和精神上的空虛感。
有一天,我忽然發現,這種總是想要放鬆自己的感覺,讓我變得有點喜歡逃避問題,只願意去做簡單的事情。也許,這種心態是對自己之前長時間逼迫自己拚命努力的報復性反彈,但是這種害怕挑戰複雜任務的心態,讓我開始變得鬱鬱寡歡,並且讓我慢慢失去了之前那種拚命努力後所體會到的充實感。
回顧這段經歷,我有一個很深的體會:迎難而上,才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最棒方法,而逃避問題,只會讓人在心理上不停地遭受各種慢性折磨。從某種角度講,各種焦慮、空虛、失眠、恐懼,都是由喪失了迎難而上的勇氣所造成的。
史考特.派克曾經在《心靈地圖》中說:「迴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傾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
我們經常會錯誤地認為,幸福就是盡量減少生活中的挑戰,這樣我們就可以活得舒服一點。然而,實際情況恰恰相反—幸福其實就存在於戰勝一個又一個挑戰的過程之中。
最近和幾個好友聊天,發現大家都活得並不容易,各有各的難處和苦衷。也許這就是生活的本真面貌—人生苦難重重。而我們只有鼓起勇氣,持續不斷地努力下去,讓生活變得更充實,才能避免陷入空虛和憂鬱。
害怕走出舒適圈,是因為內心深處藏著恐懼
在人生的某個節點,你是否曾經幻想過這種生活:你可以遠離壓力,什麼都不用做,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永遠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去過一種輕鬆自由、隨心所欲的生活。
法國有一個年輕人,他的名字叫塞巴斯蒂安。他一直有一個心願,那就是什麼都不做。並且,他在自己拿到博士學位後,還真準備把這個心願付諸實踐。
父母當然不同意塞巴斯蒂安的這個想法。但是年輕人一心想過輕鬆自由的生活,於是走出家門,以很便宜的租金和其他兩個室友共同租住在一間環境不錯的公寓裡。
但是因為塞巴斯蒂安不賺錢,所以連最基本的生活都無法得到保障,於是他就去申請了社會救助。拿到社會救助之後,他就開始了輕鬆自由的生活。而且,他把這種輕鬆自由的生活描述得特別美好:「我喜歡無聊,喜歡虛度光陰,喜歡停頓,喜歡時間停滯的瞬間。我也喜歡等待,以及長途旅行;我喜歡事情的準備階段。對於我,夢想做一件事比實際做更好。」
後來,塞巴斯蒂安輕鬆自由的美夢被他的室友叫醒了,這個室友是一個女生,他的名字叫安娜。
他一直暗戀著塞巴斯蒂安,總是在生活中找各式各樣的機會向塞巴斯蒂安進行暗示,但是塞巴斯蒂安始終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對安娜的暗示無動於衷。
安娜終於耗盡了耐心。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他對正在吃早餐的塞巴斯蒂安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你並不快樂,塞巴斯蒂安,你內心有恐懼。你那些關於清心寡欲、悠閒度日的想法,全都是謊言。你喜歡去夢想你的生活,而非去體驗你的生活。其實你是在害怕失敗,你認為什麼都不做就不會失敗。我曾嫉妒你(過得如此輕鬆悠閒),而我現在很同情你,我希望你能走出現在的狀況,越快越好。」
安娜所說的這段話,直擊塞巴斯蒂安的內心,讓他受到了觸動和衝擊。接下來,他搬出了公寓,找了一份工作。因為他之前最喜歡睡覺,所以就去應徵了床鋪銷售員。透過這份工作,他還遇到了自己心愛的女人。後來他和這個女人結了婚,並且有了一個孩子,過上了真正幸福和心滿意足的生活。
上面的故事來自法國的一部電影《輕鬆自由》。我覺得影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女主角安娜當場揭穿了塞巴斯蒂安害怕走出舒適圈的本質—之所以害怕走出舒適圈,是因為內心深處隱藏著恐懼。
比如,現在很多人唯一的娛樂方式就是玩手機。很多學生曾向我抱怨說,他們真的很想戒掉玩手機的癮,因為玩手機浪費了他們太多寶貴的時間,但是又總是控制不住自己。
對於這些人來說,手機就是他們的舒適圈。他們害怕走出這個舒適圈,同樣是因為他們內心深處隱藏著恐懼。那麼,這個恐懼是什麼呢?
這個恐懼其實就是:他們因為害怕精神上的空虛,極力想要彌補空虛,但同時又怕麻煩,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探索更加有意義的休閒方式,所以就只好毫無節制地玩手機。
再比如,有些人因為害怕當眾演講,所以逃避一切當眾發言的機會。我的一個朋友M雖然在企業中已經做到了主管階級,平時和朋友之間說話、辦事都很成熟,可是一旦在公眾場合發言就特別容易緊張,經常陷入大腦一片空白的狀態。
M的老闆為此還特地找他談過話。老闆告訴M:「如果你想要繼續晉升,就必須過了當眾發言這一關,否則就不能服眾。」
為此,M特地過來找我,詢問我如何克服當眾演講的心理障礙。對他來說,當眾演講就意味著要走出舒適圈。他害怕走出舒適圈,因為他內心深處隱藏著恐懼。
經過一番探討之後,我發現:M是一個特別苛求完美的人,他對自己和別人都要求很嚴格。
對於M來說,他的恐懼就是:他擔心自己當眾發言的時候會犯錯、會表現得不完美,從而無法得到別人的認可,同時,他也害怕自己無法給別人留下完美的印象。
既然我們已經明白,走出舒適圈之所以會很艱難,是因為我們內心深處藏著恐懼,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走出舒適圈呢?
我將走出舒適圈的方法概括為以下三個步驟。下面我就以害怕當眾演講的M為例,詳細講解一下如何透過以下三步驟走出舒適圈:
第一步:重申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
通常來說,我們之所以要選擇走出舒適圈,是因為我們想要達到某個目標。而我們重申這個想要達到的目標,就會對自己走出舒適圈產生一定的激勵效果。
就像知道為了什麼而活著的人,什麼樣的苦難都能夠忍受一樣。M的目標是謀求在公司更好的發展,提早實現晉升。重申這個目標,可以幫助M鼓起更多的勇氣走出舒適圈,去嘗試當眾演講。
第二步:明確自己真正害怕的事情
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害怕的事情有一種模糊的理解。而這種模糊的理解,就像是一個模糊的靶子,讓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很難命中靶心。
對於M來說,「害怕當眾演講」只是一個表面的、模糊的現象,而他真正害怕的是「在演講的時候表現得不完美,從而不被人接納」。他只有真正明確自己所害怕的事情,才有機會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針對M所真正害怕的問題,我和他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一番探討之後,M發現,「當眾演講時表現得不完美」並不必然意味著「不被人接納」。因為聽眾有時候並不在乎演講者在演講時所出現的瑕疵,他們更在乎演講者是否言之有物,是否能夠為他們帶來有價值的資訊等。
一旦發現自己所真正害怕的事情並不必然會發生的時候,M對「當眾演講」這件事的恐懼程度降低了不少。
談到一個人所害怕的事情,我還想送給有演講恐懼的人兩張護身符,可以幫助他們鼓起行動的勇氣:其一,事情往往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糟糕;其二,我們常常會比想像中做得更好。
第三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行動
在走出舒適圈的過程中,因為並不是所有的行動都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我們需要堅持不斷地行動,才能真正改變現實。這個時候,選擇適合自己的行動方式,往往能促使我們堅持得更久,同時獲得更好的效果。
在和M溝通的過程中,我發現M在私下聊天的時候,其實很會表達,常常妙語連珠。於是,我鼓勵M在演講的時候不斷去找「和朋友聊天的感覺」,因為這種演講方式最適合他。
最終,我們共同商量出的策略是:M在演講的時候,可以選擇幾位和自己有目光交流的聽眾,然後從這幾位聽眾身上去找和朋友聊天的感覺。這樣一來,M在演講時就可以很好地放鬆下來,不會那麼緊張了。
經過一番嘗試和練習之後,M鼓起了走出舒適圈的勇氣,同時明確了走出舒適圈的方法。在擁有了幾次演講成功的經歷之後,M對當眾演講這件事情,也就越來越有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