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蛻變從此開始
我誠摯地邀請你,踏上這一生中最重要的旅程:重新與自我建立真誠的連結,並與生命建立充滿信任的連結。這趟旅程會向你證明,無論人生發生什麼事,幸福感總會一路相伴。
如果你和大多數人一樣,那你只能偶爾瞥見這份幸福。這可能是因為你的內心深信自己「還不夠好」,或者深信只要「修正」自己或生活,就「有資格」得到渴望的平靜與快樂。於是,你把生活變成持續進行中的計畫,總是為了欲望、金錢、人際關係和健康苦苦掙扎。比起得到平靜與快樂,你很可能總是感到隱約的不安,而這種情緒時不時會爆發,讓你陷入混亂。最後,你的生活由一場等待你體驗的冒險,變成一連串必須解決的問題。如果誠實面對自己,你就會發現這種「修正」從未換來平靜、幸福或放鬆。
我也曾在這種掙扎的狀態中生活了很多年,所以能切身體會「修正模式」帶來的深刻痛苦與悲傷。那時的我很難控制自己,有時甚至萌生自殺的念頭,覺得自己毫無價值。大多數時候,我都感到隱約的不安,並且經常演變成恐懼、絕望和廣泛焦慮。這些感受會以各種形式出現,比如內心反覆掙扎、胃部劇烈痙攣,還有因為強烈渴望逃離生活而引發的嚴重頭痛。我的體重暴增,用酒精把食物沖下肚,並吞下任何能取得的藥物。
我認為自己是有缺陷的,因此試圖擺脫我不喜歡的部分,並緊抓著我喜歡的部分。但每個部分似乎都有自己的生命,總是在我不希望它們出現時浮現,並在我希望它們停留時消失。我也拚命去理解這一切,卻只感到無止境的困惑。
直到我懂得傾聽自己,才重新敞開心扉。我不再總是陷入「修正模式」,而是學會真誠面對自己。我放下批判、修正、排斥以及「拚命想理解」的念頭,讓自己進入更自由、更包容的心境。我學會無論處境好壞都活在當下,也學會在內心深處接納自己,即使是那些無法接受、難以面對的部分。
慢慢地,如同晨光驅散黑暗,我找回了自己。我也學會全心投入這場偉大的生命旅程,不僅是日常意義上的生活,還有每個人和每件事之中展現並流動的智慧進程。我不再一味追求創造更好的生活,而是全然面對現實。
揮別長久的不安之後,我開始感受到更多快樂、信任與愛。我的脆弱完全消失了嗎?並非如此。這些感受永遠是我的一部分。脆弱是人類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重新回到平靜、快樂與愛的大門。現在,這些脆弱安放在我內心的遼闊空間。當生命的驚滔駭浪再次喚醒這些脆弱時,它們不再主宰一切,而是使我的心更加敞開。
我告訴你這些,是為了讓你知道,我在書中分享的內容都來自真實經歷。生命並沒有讓我迷失在黑暗深淵中,而是向我展示了從封閉與掙扎走向豐盛與幸福的道路。自從三十多年前我開始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以來,已經引導了數千人踏上回歸自我與生命的旅程,而他們每一位也都反過來幫助我把回歸生命的道路看得更清楚。
在這本書裡,我邀請你踏上重回平靜與幸福的旅程。你將在旅途中學會如何看透「掙扎遊戲」,真切體驗全然活著的喜悅。掙扎就像厚厚的雲層,裡面滿是各種故事,讓你與天生的喜悅和平靜失去連結,而你從小到大都被教導要相信這些故事。掙扎雜揉著恐懼和批評,讓你對悲傷、憤怒、孤獨與絕望毫無招架之力,陷入其中的你不僅要跨越難關,連紅燈秒數、衣服上的汙漬或鼻子的形狀等小事都看不順眼。不過,你將練習擺脫對掙扎的毒性依賴,鬆開長久深信不疑的枷鎖,並接納和放下這些痛苦。你也將學會脫離掙扎帶來的恐懼、渴望、暴躁和悲傷,不再依賴那些衝動或與人爭執,而是讓一切輕盈地成為雲煙,因為你知道不論什麼時候,即使生活的某個部分出現問題,也撼動不了整體的平靜。
你也將學會誠實地面對自己,把自己的所有部分都安放在內心,即便那些不討喜、不可愛的部分也不例外。你不再是生命挑戰的受害者,而是能從中收獲隨之而來的寶藏。你將發現生命並非一連串隨機事件,而是專為你展開的旅程。你生命中的每一件事,尤其是那些挑戰,都是為你量身打造,好讓你看清自己內心編織的掙扎故事。你會明白自己所經歷的一切,其實都是通往療癒的道路。你將停止與挑戰對抗,並學會傾聽它們,讓它們引領你回到自己的心。
最後,你將重新學會再次向生命敞開心扉,就在此時此刻,無論身在何處,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能感到安適自在。這段旅程中的每一個體驗,都會給予你足夠的安全感,讓你有勇氣全然投入這場名為生命的偉大冒險,不再追求生命「應該要有的模樣」,而是坦然接受它的真實面貌。這正是你內心深處的渴望:與生命建立親密的連結。你渴望在當下全然迎接生命的禮物,而不是與它對抗。你渴望放下那種不斷嘗試、抵抗和不停評價自己「做得如何」的習慣,讓自己真正放鬆地融入生命,體驗全然投入與活在當下的喜悅。
神話學家與作者喬瑟夫. 坎伯(Joseph Campbell)在其著作《神話的力量》(The Power of Myth)說道,「有人說,我們都在尋找生命的意義。但我不認為這是我們真正在尋找的。我認為我們真正在尋找的,是那種活著的體驗,好讓我們在純粹的物質層面上的生命經驗,能夠與我們內心最深處、最真實的存在產生共鳴,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活著的喜悅。最終,這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
坎伯所說的正是這本書的核心:邀請你全然體驗生命,再次感受活著的喜悅,也就是與當下的連結。
本書一共分成十個章節。第一章會說明你的掙扎是如何變成厚厚的雲朵,最終將你籠罩,使你看不見自己內在與生俱來、本然安好的「草原」,也看不見與生命的真實連結。你還會認識不斷編織故事的「說書人」,並學習運用充滿同理的好奇心(compassionate curiosity)讓其安靜下來。第二章會進一步探索草原的特質。第三章會探討讓說書人喋喋不休的核心動力:恐懼。你會發現自己其實有能力看透它編造的各種故事。到了第四章,你將邁出重要的一步,明白這段蛻變旅程並不需要你孤軍奮戰,只要願意尋求,就能獲得幫助。
有了前四章的基礎,第五章會探索對當下經驗保持好奇的力量,第六章則會引導你將這份好奇心的力量融入日常生活中。第七章會談論你內心的療癒力,而在第八章,你將運用這份療癒力,去觸碰內在最深層的堅持與防衛。
到了第九章,你將重新連結自己與生俱來的信任之心。而在第十章,我們會把這一路所探索的內容,總結成四個指引,幫助你從容面對生命帶來的一切。當你抵達本書尾聲,你會發現書中所探討的內容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如何充分使用這本書
明白本書想要傳遞的概念固然重要,但要真正體驗到「全然活著」的狀態,還必須親身去經歷這些內容。你可能對於向生命敞開心扉還存有抗拒,雖然這是我們內心深處最深的渴望,但這同時也令人感到害怕。我會分享兩種方式來協助你穿越這些抗拒,並與文字背後更深層的真理連結。
首先,在每一章中,我都會邀請你暫停片刻,與當下所提供的內容建立連結。這能讓你放下掙扎,敞開自己去迎接此時此刻的生命,將注意力浸入內在體驗之河,讓生命匯流其中。你可以先停留在理解文字的層面,這本身也是重要的階段。但總有一天,我們會準備好超越純粹理解,真正去體驗文字的深意。你無須費力思考那是什麼,只要發現自己能放下掙扎的遊戲,與當下的生命重新連結即可。
其次,我在書中設計了為期十週的內在練習,讓你能夠真正去體驗每一章所帶來的內容。這個練習放在各章最後的「憶起」單元。我取名為「憶起」,是因為書中所提供的一切,其實你早已知曉,只是暫時遺忘而已。「憶起」同時也有「重新結合」的意義:我們不再視自己為被分裂、切割開來的一部分,而是重新發現生命的完整性,以及自己作為其中必要一環的意義。當我們越能清除那些掙扎的故事,就越能重新結合,並把自己放回生命的浩瀚長河中。
每一章結尾都會提供一則「憶起宣言」,它凝聚各章節所探討內容的精華。這些宣言來自你內在那個超越掙扎的部分,能幫助你在日常生活中隨時與自己所學到的智慧重新連結。你可以把這些語句寫在便利貼上,貼在生活空間的不同角落;也可以將它們與你每天反覆做的某個動作連結起來,例如上廁所或接電話。你甚至可以在有意識地呼吸時,把它當作一種內在肯定語來使用。
這些宣言也能幫助你更認識那個時不時與內在產生衝突、「掙扎的自我」。你可以留意自己的心什麼時候敞開接受這些語句,又在什麼時候產生抗拒。請記住:當你對某些語句提出疑問時,那不過是「掙扎的自我」正在說話。
如果當週的宣言對你沒有太大共鳴,不妨問問自己:這一章節哪些部分最觸動我?把你的感受濃縮成一句話,作為接下來這一週的宣言。我也鼓勵你每天保留一些獨處的時間,練習看見、聽見自己的內在體驗,而不是又一次被掙扎的遊戲誘惑。我把這樣的練習稱為「憶起時光」。透過這些片刻,我邀請你把每章所探索的內容帶入當下的親身經驗中。
這乍聽之下很像冥想,但從傳統意義上來看,這並不完全符合冥想的定義。你不需要強求發生什麼事,也不需要努力讓自己進入更好的狀態或改變當下。你真正要做的,是訓練自己的注意力肌肉。有了這份注意力,你就能對正在發生的事情保持好奇,學會與當下經驗建立新連結,而不再把它視為問題。當你的注意力與當下經驗真正連結時,你會超越內在那片掙扎的雲層,重新找回自在、平靜與幸福。
「憶起時光」能讓你更深入認識自己的心智。如果你和大多數人一樣,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心智有時候會在練習中掙扎。它會想要把練習做對,然後再評價自己做得怎麼樣;它常常會感到無聊,或者乾脆放空。很多人覺得自己所謂的「冥想」總以失敗告終,正是因為我們總是試著把冥想「做好」。但是,如果你明白在每日的「憶起時光」出現的任何狀態,都是當下所需要的,以及當你能夠保有好奇心,就已經脫離掙扎的遊戲,這份體驗將全然不同。
每週的第一天,我建議你先仔細閱讀當週「憶起時光」的指引,然後閉上眼睛,開始探索。指引後面也會提供一個簡短版本,方便你在接下來的每一天練習。
許多人發現,越早在一天之中練習與自己建立連結,越能為這一天定下基調。如果你無法在一大早進行,也請找到適合自己的時段,定期進行每週的「憶起時光」。
同時,你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隨時花一兩分鐘的時間,好奇地感受自己正在經歷什麼。就像之前提到的「憶起宣言」,將這份好奇與你每天重複做的事連結在一起,例如吃飯、上廁所或接電話,都很有幫助。
我設計的練習以十週為一個週期,你可以用七天的時間,好好連結每一章的核心發現,並體驗它們在你生命中的迴響。不過我也鼓勵你按照自己的節奏前進,無論是想在某一章停留數週,還是想一週探索兩章都沒問題。雖然這些練習能讓你更深刻地吸收書中的智慧,但如果你暫時不想進行,也請尊重自己的感受。你仍然會從書中得到你需要的部分。信任自己,並在適合的時候敞開自己,迎接這些練習。儘管確實有一條從「經營生命」到「成為生命本身」的路,但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表達方式。最重要的是,去吸收那些真正與你共鳴的部分,其他的就讓它們順其自然。
我們這段共同旅程的核心,是打開你內在被封閉的部分,讓一直被困在「掙扎的自我」中的能量得以釋放,讓你重新認識全然活著的喜悅。其實,幸福就在當下。你不需要去追尋它,也不需要修正自己才能感受到它,甚至不必改變生活中的任何事情。當你學會鬆開「掙扎的自我」,與生俱來的幸福感就會顯現。
我想代表生活在這顆藍綠色美麗星球上的每個人,感謝你願意踏上回歸生命的旅程。當你在幸福草原中發現並活出真實的自己時,你的生活將被徹底改變。當你的生活產生變化,也會影響往後遇見或甚至只是想到的每一個人。當你擺脫掙扎的枷鎖,就能夠真實地活在當下,擁抱生命的壯麗與神祕,散發出幸福的光芒。當一個人懂得如何活在當下,自然會成為一種邀請,鼓勵周遭的每一個人放下對掙扎的執著,重新回到全然投入當下生命的喜悅裡。為了所有眾生的療癒,生命正在引領你回到內在的安好。
你準備好踏上從掙扎走向幸福的旅程了嗎?如果準備好了,讓我們一起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