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則1 重要的是經營理念是否能打動人心
最近,使用「最終歸宿」來作為宣傳的安養院變少了。甚至讓人感覺到長照相關人士都開始避免使用這些字眼。受到國家財政緊縮的風聲影響,現在照護關係者們則是開口閉口都是支援自主獨立、居家照護等說法。不過,居家照護是有限制的。
在我探訪某地區的特別養護老人安養院時,聽到設施工作人員說明「若是照護度下降了,也可以回家」時,心裡不禁相當在意。排隊入住特別養護安養院的人超過四十萬人,好不容易等到照護度超過三(約台灣的中度失能)後才順利入住,本人跟家人都鬆了一口氣。但若是因為受到工作人員細心照顧,失能狀況好轉而再次回到家裡,這樣真的會受到熱烈歡迎嗎?在某些情況下,因為失能程度
好轉而不得不搬出安養院,這會不會反而是種麻煩呢?
下面的文章,是某位作家書中的一段話。
「『年老』似乎不是『身心機能逐漸衰退,身為人的欲望也隨之枯竭』。相對的,越年老越會失去壓抑自己的衝動或情感,甚至管理的能力,反而會更暴露出自己的衝動或欲望。個性會越來越加偏激,對周遭或他人越是不在意。過程雖然非常多樣,各有不同,但就我的觀察看來,這種喪失制約理性能力的情況,雖然程度各有不同,卻也都公平地發生在所有人身上。年老之後,還能保有原本優良的品行,仍舊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不斷完美地遵守社會規範,實在是相當困難的行為。
更應該說,我後來認為,正是因為年老會喪失自我制約的能力,每個人更應該對此表現出寬容才對。」(久田惠著《母親所在之處─Silver Villa向山的故事》)。
老化至此種狀態的入住者們,根本無暇在意自己是否符合照護保險的給付標準,更別說何時能得到給付。雖然看來荒謬,但這就像是引擎、方向盤、煞車都壞掉、即將報廢的車子一樣─已經是失能狀態或是日常生活功能(ADL)都無法改善,即將臨終前的短暫時期。當然,在日本也有可以在健康時就入住,如飯店一樣,設備、環境、服務都相當高級的安養院。可是,等到臨終之際,無論哪裡的情況都差不了多少。
在臨終末期的照護現場,雖知道會產生誤會,但我還是要說出來,那實在是個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什麼都有可能遇到的世界。我至今看了許多高齡者設施才了解,能夠真心面對已經進入臨終末期的入住者,並提供安穩、細心的服務設施,才是真正的照護服務。這才是真正的最終居所。
我的使命正是要找出無論是多麼嚴重的失能患者都能夠被接納,只要入住者或家人同意,不僅可以在安養院裡安詳往生,也能夠舉行送別會、送葬等等的高品質「最終居所」,當然還有入住後的服務及支援。
在設施經營者的理念裡頭,肯定會有「對年長、年老的理解及同感」、「對高齡社會的認識、想法、立場及使命」、「世界觀、生死觀」、「對老、病、死亡的認識、態度及覺悟」、「對入住者、家人、員工的責任」。在聽到這些話語時,千萬不能以對方說得多好來判斷。不能只用耳朵與頭腦來理解,而是要用心來體會。請試著問問自己,是否能真心對說出這種話的人感到尊敬,是否能聽從他的話語,是否能對他的背影低頭敬禮。
實際上,真正去詢問設施裡的員工有關經營理念的問題,只有非常少的人可以理解並表現於行動上。請務必仔細觀察經營者的理念是否有真的在設施內「可視化」,並且深深滲透於員工的行為上。
法則2 入住的時機必須用「步伐」及「走路速度」判斷
考慮入住付費安養院的人,有著各式各樣的理由。比方是:「想趁健康時從家務工作中解放,夫妻兩人一起享受第二人生」、「考慮到之後需要長照,想趁早入住」、「想避免年老獨居的不安」、「要維護自家的環境實在太過吃力」、「不想讓孩子們麻煩」……
付費安養院大致可分為「附長照服務」、「住宅型」、「健康型」。健康型是能在健康時入住的設施,並不會照顧重症甚至是臨終安寧。雖然也有能從健康時一路照顧到臨終的長照服務的「混合型」設施,但入住時間越長,費用也會越高。因此,大多數的人還是等到需要照護時才會開始尋找安養院。
那麼,該怎麼樣判斷什麼時候才需要入住呢?每個人的年老方式都不太一樣。有的人會從六十五歲才開始覺得自己老了,但也有人的體力是在短時間內消退,更有人體力雖然衰退,卻也能暫時維持正常生活一段時間;甚至也有人能夠健康地活到一百歲。所以說,衰老的方式可說是各有不同。
我從在東京都練馬區經營付費安養院「SILVER VILLA向山」、「APPRENDRE向山」的三協股份公司的岩城隆就社長那裡聽說了一種相當值得參考的判斷基準,那就是以「步伐」作為基準。
岩城社長經營的安養院房間約十一到二十平方公尺,與一般住宅相比較為狹窄。如果會覺得這房間過於狹窄的人,似乎就還沒有必要入住。參考岩城先生的意見之後,我認為下面兩個問題可以成為判斷入住時機的參考。
「從現在家裡的寢室床舖走到廁所約有幾公尺遠?」
「從床舖到廁所大概要走幾秒、幾步?」
無關年齡,一般來說健康的人走路步伐大概都跟肩寬差不多。但是,隨著體力健康衰退,步伐也會越來越小,走路速度也會變慢。只要看過年長者走路的樣子,大家應該都會發現吧。也就是說,步伐大小可以作為判斷當事者是否健康的標準。
只要步伐小於三十公分,就連要去廁所也很花時間;這時候也不需要寬敞的寢室了。更因為用不太到鞋子跟大衣,也很常出現搬家時只要兩個大紙箱就能打包完成的情況。若是要入住長照專用設施,等到身體衰退到這種情況後再入住也不遲。
岩城社長將安養院比喻成教育設施,雖說都是高齡者,但年齡還是有分的。比方說,六十歲與八十歲就差了二十歲,若是以年輕人的基準來看,就幾乎是幼稚園跟大學的差別。雖然每個人有所不同,但人只要越年長體力就會越來越接近嬰兒,在高齡者的世界裡,老人就是幼稚園的小孩。幼稚園的小孩用不了大學那麼寬闊的教室吧?高齡者設施也是相同,對走路步伐縮小的年長者來說,過大的生活空間反而不方便。
我參觀了某位入住者的房間,除了房間有化妝室以外,床舖旁邊也有放著簡單的隨身攜帶便器。其實,廁所的位置就位在年輕人走五、六步就能到達的地方。可是那位入住者不僅步伐縮小,就連走一步也得花上不少時間,實在忍不到廁所。再加上若是患有痴呆症的患者,也有可能發生沒在可見之處看到馬桶就無法順利抵達廁所的情況,於是也會另外準備隨身便器。
年輕又健康的人應該很難想像這種急迫的情況吧。有多少安養院經營者會知道,應該要注意入住者走到廁所的時間及步伐大小,而這件事也等於是保護年長者的尊嚴,若是判斷失誤,則會無法保持入住者的生活品質。大多數的安養院說明簡介或是網站等等,時常會看到「設身處地重視高齡者需要」這種宣傳詞,「設身處地」也就是對高齡者的狀況有著深刻又仔細的了解。其實,我也是第一次這麼具體地了解年長者步伐大小與時間所造成的移動限制。
另一方面,與幼稚園完全不同的就是大學,在約等於大學程度的安養院裡,有的會有泳池、網球場或是健身房,準備了能讓健康的年長者可以享受運動與娛樂的空間。在大學與幼稚園之間,也有著等同高中、國中、小學等級的安養院。他們各自都考慮到入住者的體力、進食、排泄、自理程度、移動、入浴等日常生活活動功能來建構設施或設備。
專欄
美國入住安養院的標準為「開車」?
在美國,入住安養院有個相當基礎的標準就是:若已經無法開車,就建議放棄自家,入住附有娛樂設施的安養院;若是無法打電話,就建議入住附有照護服務的安養院。
在法則2裡,我舉出可以以步伐大小與房間大小來做基準。但其實不僅這些問題,有時也會遇到讓人不得不開始意識到是否該入住安養院的時候吧。
無論怎麼說,要是精神、體力、認知衰退,家人也到了忍耐的極限後,才開始想住進安養院的話,很容易因此後悔。為了做出最好的選擇,就要先釐清入住的目的。在因為被需求所迫,不得不做出最壞的選擇之前,提早思考「要在什麼時候」、「想住進什麼設施」,應該才是為人生做出完美總結的決定。
法則3 若缺乏家人的理解或支援,也無法順利選擇安養院
時常遇到年長者自己相當積極想入住安養院,但家人卻遲遲不願意考慮的情況。有時是因為會有像是把父母趕出家而產生的罪惡感,或是在意親戚的觀感而猶豫,或是考慮到家人要去探望的方便度,雖然想讓年長家人住入離家較近的安養院,卻因為費用的問題而無法如願等等原因,身為後援的家人也有著各式各樣的困難。
「在親戚面前要是選擇太便宜的安養院實在很丟臉,為了顧面子而選了較貴的安養院,結果是間惡質的安養院」、「因為在意父母給的遺產會減少,於是不顧父母的意願選了便宜的安養院」等等,根據入住者與家人的關係而影響了安養院的選擇,因此失敗的例子也很多。
讓我們站在入住者家人的立場,重新思考怎麼樣才是選擇優良安養院的方法吧。選擇安養院時,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家人們的方便,還是即將入住者的安心、安全的生活?
就算安養院離家人所在的城鎮較遠,但我曾聽過選到優良安養院的人這麼說,「原本以為安養院完全沒有自由,周圍也都是需要重度照顧,無法聊天的人,肯定是個陰沉又寂寞的地方。不過住進來之後,我才發現原來這裡有趣又方便,早知道就早點住進來了。」若是如此,就必須先考慮入住者的個性、興趣、希望,尋找有良心的安養院。而且,也得思考等到父母住進安養院之後,家人們究竟能提供什麼樣的幫助。能不能提供資金援助,是否能時常去探望,或者是一年只能去兩次?入住者是否已經與家人好好商量討論過了?
選擇安養院時,家人也需要好好研究。必須仔細了解父母的想法,一起去參觀安養院,甚至一起跟著安養院的入住者吃飯、參加娛樂活動等等。另外,一起參加住宿體驗,或許也能發現父母的另一面。在經過這些體驗後,要是覺得「這間安養院不錯」,就算離家較遠,家人們也只要稍微努力點過去探望就好了。
我想,大部分的父母都不願意給孩子們添麻煩。大多選擇付費安養院的高齡者,幾乎只有一成的人需要孩子負擔費用。大多數的人都是連牌位跟葬禮費用都自己準備好了。所以,在運用資金時才需要更加慎重。對只有老人年金這筆收入的人來說,手上剩下的資金就等於一切,不浪費父母親任何一毛重要資金、成為與安養院交涉的橋樑、提供幫助等,都是身為子女的責任。
付費安養院一年會有一次或兩次,有的地方甚至每個月會有一次機會,會開設改善服務內容的懇親會接受入住者不滿、希望、客訴等等。這時候,安養院的經營者也會出席,若是方便,入住者的家人最好也能參加,替年老的父母說出較難啟齒的意見,不只是自己的父母,就連其他入住的長者也會因此感到開心。
當然,也有人是因為無法這麼仔細的協助,才會讓父母住進安養院。也有人是因為調職或是到海外工作,無法陪父母一起選擇安養院。這種時候,像我這種第三方就會負責協助。只是,正因為與父母分隔兩地,更必須選擇不讓家人之間的聯繫中斷,可以仔細了解父母狀況的安養院。另外,也得選擇遇到緊急情況時,就算是在大半夜也會主動聯絡的安養院。
身為子女,能為父母做些什麼?父母希望孩子能做些什麼?只要試著先預測看看,就能夠找到最適合的安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