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失控的「狂躁」狀態
那是十二月十二日剛過中午時候的事了。
一直籠罩在頭部周遭、宛如霧一樣的東西突然散去了,頭蓋骨內側變得明亮閃耀的感覺襲來,就像是在昏暗的房間裡點上了瓦數高的電燈泡。
我有點嚇到,這是什麼情況?
是因為最近苦思著親子問題的我,靠自己解開了強大的詛咒嗎?一定是這樣沒錯,看來完全是好事發生了。
同時我忽然想到,說不定還有我沒意識到的詛咒存在。現在不正能發現被我忽略掉的那些事嗎?
我感覺像是被強烈的燈光照射,每個角落都清晰可見,我不斷往自己腦袋的深處窺看,挖掘出每一個注意到的小事,開始重複自問自答。在那當下即便不去看,事情不是也會接連著鮮明地浮現嗎?
接著便會感受到全能感,感覺變得非常聰明,自己什麼都「了解」,其中也帶有某種類似快感的感受,了解的感覺真舒服。不,但是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自己也清楚並否定了這件事,但思考卻停不下來,變得無法放下要去了解這件事。
打從出生以來第一次有這種感覺,與思考陰暗沉重的事物而感覺憂鬱完全相反,是一下子明亮起來的思緒在運轉的感覺。
然而,無論怎麼轉,範圍只會在「預料之中」不會擴大,「封閉的思考」沒有去處,空虛又輕。感覺就這個事實都「看見」了,膚淺的自己痛得受不了,真痛苦,然而不管如何問自己,卻無法停止給出答案。
無法停止思考非常非常痛苦,感覺像是我快瘋掉一樣的恐怖,我發覺這明顯是「異常情況」。
這不正是所謂的「狂躁」狀態嗎?
該如何停止快速轉動的思考呢? 我完全不知道。
如果是電腦的話,只要把外接硬碟取出,就能強制結束,但我想到以前在念社工師考試時,讀到的精神障礙入門書籍中所寫的內容,理解到自己現在的狀態很危險。我的腦袋就像是發出異常風扇聲、過熱的電腦,終於斷電了一般。人類不能把腦袋取下丟棄,好痛苦。
我突然想到了,如果從高樓跳下,讓身體完全停止運作,也許就不用再繼續思考下去了。這樣啊,身體死掉的話腦袋就不用再思考了,真好啊,可以強制結束,那樣該有多輕鬆啊⋯⋯。
想死是為了變得輕鬆的選擇嗎?原來如此! 我驚訝於自己竟然能夠了解這件事,真厲害,我想死,我想變得輕鬆,空轉的腦袋中不斷思考著這些事,這時候的自己可怕得不得了。
因為很痛苦,所以想找到希望,想要變得輕鬆,人們才會渴望死亡,那時候的感覺我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
我變得無法控制,這時丈夫在我隔壁的房間,我聽到類似杯子敲到桌子發出「叩」的一聲這樣日常的聲音,所有緊急的狀況都只是在我的腦海中發生,而丈夫沒有察覺到我的狀態,就是這一點勉強將我拉回了現實。
我失控的思考像是在全程馬拉松中奔跑一樣,雖然無法阻止,但我拚命地尋找看看有沒有像是沿途遞出的水和香蕉一樣的外界援助。以極快的速度流動的思考片段中,定期去看的精神科醫生的臉若隱若現。對啊,有醫生在。他不正是那個再合適不過的專家? 能夠應對現在腦袋像是被拋之在後的我。
我的主治醫師的專長應該也包括思覺失調症。雖然找到了救命之神讓我快喜極而泣,但我想到那天是星期六,上午的看診應該已經結束了。唉,已經來不及了,不行了。
如果只是單純想去醫院,也有叫救護車這個辦法,但我不是身體受傷,外表看起來毫無異常,我沒有自信他人能理解我的緊急,別人一定會覺得我腦袋有問題吧。沒錯,明明腦袋的問題這麼嚴重。唉,多麼困難啊。
我的腦子已經到極限了,我已經一點都想不到其他別人能幫助我的方法。
這是恐慌症? 還是焦慮症?
幾天後,二月份時我去看了每月定期去一次的精神科發生了一件事。
「醫生,一月的時候因為照顧母親,讓我覺得好痛苦」我小聲地窸窸窣窣傾訴著。
「令堂過世了嗎?那真的很難熬呢。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四年前的事。」
「什麼?四年前?意思是你回想起這件事嗎?」
看到新聞報導後,不知為何數年前的經驗便鮮明地浮現出來。關於神戶大震災的事,當時的回憶事到如今也莫名其妙地一個個湧上心頭,我和醫生說明的過程中,從我口中還講出了其他事。
「對於照顧母親我還留有遺憾,但嘶嘶──啊,牠是一隻貓,一起生活超過十三年,我沒有遺憾地完成照護貓咪的工作,那是大約半年前的事。雖然看著衰弱的貓會讓我想到母親臨終時的樣子而感到痛苦,但我做到了當時對母親沒能做到的事,所以我反而對於母親的事更加難以釋懷⋯⋯嗯,但是母親終於能長眠,我覺得已經沒關係了。」
「你是說你自己已經沒關係了嗎?」
「不是,我是說我母親已經沒關係了。」
「令堂已經不在了,所以應該不會再感到痛苦了。」
「雖然自己已經死掉了,但女兒還在為這種事哭泣,她應該會覺得丟臉,也可能會擔心我吧。」
「但是令堂已經過世了吧。」
「對,已經不在了。」
「不在世上了但還是會擔心嗎?」
「她應該做不到,對吧。啊──?但我覺得她在擔心我,這樣很奇怪吧?有這種女兒很丟臉。」
醫生盯著我的臉看並確認我的睡眠狀況:「睡得著嗎?」看著點頭的我,他似乎稍微安心了。
「對了,醫生,我總覺得自己一直搖搖晃晃的,從十二月開始就感覺自己好像在搖晃。我本來以為只是心理作用,所以沒有理會,但有一種難以言喻、如同頭暈一般飄在空中的感覺。就像一直在坐飛機一樣,感覺輕飄飄、搖搖晃晃。」
「會心悸嗎?」
「非常嚴重,一月時因為母親的事,感覺胸口周邊刺痛著,像是要被撕裂一般,而且心臟突然砰砰砰地激烈跳動,很可怕。不過血壓正常,心跳次數也只有一百下左右,幾分鐘後就好了。」
「會喘不過氣嗎?」
「啊,有時候我會突然不知道怎麼呼吸! 還以為自己要死了,但很快又會恢復。」
「這有可能是恐慌症發作喔。」
「什麼?!」我感到很驚訝,因為我覺得不可能發生。
「醫生,我的丈夫恐慌症發作時,曾經昏倒被救護車送走。我完全沒有發生過這種事喔。」
其實我的主治醫生,也是丈夫原本的主治醫生。大約十五年前,丈夫經歷了輕微憂鬱及恐慌症,當時伸出援手的也是這位T醫生。
因為說明起來有點冗長,我如果按照時間順序來寫的話會像這樣:過去丈夫因身心出狀況而困擾時,我的酒友、同時也和丈夫關係親近的精神科醫師介紹了他的一位開業醫師前輩,那個人就是T醫生。
丈夫現在精神和食慾都很旺盛,還因為生活習慣造成的心臟病而住院,飲酒量也令人擔心,我們夫妻之間經常因酒而起爭執,這有點讓人感到煩心。這些事也讓我自己變得不安,於是我再次向身為精神科醫生的友人開口,尋求該如何做的建議,這時候他再次向我推薦了T醫生。
對我而言,即便沒有再說明一次丈夫的事,醫生也能夠理解,這讓我感到安心。
回到正題,因為當丈夫恐慌症發作時,會突然昏倒,所以我難以相信,自己只是心臟有點砰砰跳,怎麼會有恐慌症呢?
根據醫生的說法,我現在的狀態確實屬於輕症,但不知道何時會突然發作失去意識。真的假的,太恐怖了。本來就已經有很多令人焦慮的事了,現在還加上可能會昏倒的焦慮。我向醫生抱怨:「我滿是焦慮,我覺得自己太麻煩了,令人煩躁。」
「會感到焦慮嗎?」
「我每天幾乎都感到焦慮,但大家應該也都會感到焦慮吧?」
「對吧。那種焦慮會怎麼表現出來呢? 你沒有自尋焦慮吧? 像是你自己製造出焦慮的感覺,那樣太累了啊。」
「超級累的!」
「明明很累,但自己還是會特意製造焦慮,那就是焦慮症喔。因為身體也會出現反應,所以看起來會非常疲憊吧。要不要試著吃點藥呢?」
「雖然藥有點讓人害怕,但如果試了覺得不合適,不吃也可以嗎?」
「嗯,沒問題,不舒服就不吃。先試試看效果弱一點的藥吧。如果能夠停止產生漂浮感或心悸之類的,會比較輕鬆吧?」
「如果那些問題能消失,真的會變得輕鬆,我願意試試!」
焦慮症好像是一種會自己創造出「沒來由的焦慮」,再由此產生新的「焦慮」的疾病。比什麼都難受的是無法擺脫「焦慮的循環」這種思維的束縛,這個束縛是由我自己創造出來的。為什麼? 為什麼? 因為只要思考就會感到焦慮,所以我馬上就吃了處方藥,那種輕飄飄的漂浮感有好轉了。也許只是錯覺,但我很開心,感覺就像是在快要被焦慮掩埋的我,心裡突然點了一盞小燈一樣,讓我快要哭出來。
如果這盞燈能變大,或許我就能從這莫名奇妙的痛苦中逃出。我好想緊緊抱住胸口那裡點著的微弱燈光,我要珍惜它。
接著迎來了五十歲的生日,明明應該感覺到了一個人生階段才對,但我卻只抱著「自己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這種負面情緒。都已經五十歲了,還是像中學生一樣糾結「自我」,真是丟臉又極其難堪。我感覺在「自己」內心深處,有一個太陽不會出現、陰暗且冰凍的世界蔓延開來,也許我已經墜入了昏暗又停滯的黑暗面裡。藥效讓這顆還是會不停思考為什麼的腦袋稍微放空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