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從進入心理學系讀書那天起,很多人問過我:「我想學點心理學,推薦幾本書吧。」
以前我會推薦一些自以為通俗易懂的書籍給他們,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還會來找我:「你推薦的書有點難,有沒有簡單一點的?」
每當這個時候,我都十分無語,因為我是個讀不進大部頭的人,那幾本書在我看來已經是非常通俗易懂了……
想想也是,現在的社會節奏飛快、壓力太大,忙了一天回到家裡有點看書的欲望已著實不易,要他們再去啃幾本大部頭,實在是強人所難了。
於是我逐漸萌生了寫一套大家都看得懂的心理學科普書籍的想法。
那麼問題來了,寫什麼?二○一七年春節後,我開始構思這套書的框架,經過幾個月的糾結,決定以各個心理學派的大咖為主線,透過介紹他們的生平、經歷和主要觀點,讓讀者大概地了解心理學領域有哪些主要的流派、主要的大咖、主要的理論。
當我和幾個朋友談起這個想法的時候,有位兄弟提出:這本書的目的是推廣心理學基本理論知識,只要介紹一下各個流派的基本理論就可以了,為什麼要花那麼大的功夫去寫心理學家的生平?
這個問題讓我小小地糾結了兩秒鐘,另一位朋友立刻跳出來反對,而且反對的理由讓所有人都閉上了嘴:要了解一個心理學家的理論,就必須要去了解他的生平,因為每一個心理學家的理論中,都無可避免地帶有個人成長的烙印。
這是句天大的實話!
榮格因為受到神學(外公)和科學(爺爺)的雙重影響,最終走上了精神醫學的道路,在一生之中對靈異現象極其熱衷,所提出的一系列理論觀點都自帶濃濃的仙氣。
阿德勒因為身體缺陷的自卑,提出了自卑感、補償作用、追求優越等個體心理學的核心概念。
艾瑞克森早年因為生父問題、種族問題、職業選擇問題飽受心靈的折磨,早早親身體驗了青少年的心理危機,提出了「自我認同」和「八大心理危機」理論。
荷妮,則因為從小生活在高強度焦慮的家庭並深受其害,最終提出了「基本焦慮」和「基本敵意」的概念。
本書的具體內容,更偏向人格的發展。在當今的社會,推廣心理學基本知識是一件十分迫切的事情,而其中最迫切的,是人格的形成與發展。
近年來,因為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以及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問題,社會壓力空前巨大,心理異常發生率一路走高。而心理異常的發生,除了環境因素以外,則和人格異常息息相關。
而人格異常,大多由早年的教育、教養方式不當所引起。
我的一位老師問我:這本書你最希望給什麼人看?我想了想告訴他:小朋友的家長(或準家長),幼稚園、小學的老師。因為人格心理學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在嬰幼兒時期給予孩子良好的教養和科學的教育,這才是孩子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
很多父母、老師由於不了解基本的心理學原理,儘管對孩子很有愛心,也很負責,但是很多時候在給予孩子教養和教育上,都沒有按照甚至違背孩子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
這些不當的教養和教育方式所造成的影響是人格層面的,儘管一時不會顯現,但當孩子將來走上社會,遇到壓力、經歷挫折的時候,後果就會表現出來。
二○一七年五月開始動筆,整整一年半時間過去,計畫中的第一冊書基本完稿,本冊書介紹了精神分析學派的五位大咖級人物的生平和主要觀點: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卡爾.榮格、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愛利克.艾瑞克森、卡倫.荷妮。
請各位讀者多多批評指正。
月半彎
二○一八年十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