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停止「抹除寂寞」的行為
「一整天都沒有和任何人說話,讓我覺得很不安。我該怎麼做才不會覺得寂寞呢?」
我經常在個案諮商的時候被問到這個問題。
很多人覺得「寂寞」,也就是「孤獨小姐」是不好或負面的東西。
然而,身為心理教練,我並不認為寂寞很負面。
每個人都會感覺寂寞,所以這絕對不是不好的東西。
我從十歲就開始打棒球。
高一的時候進了壘球社,體驗過母校第一次參加全國錦標賽、拿下國民體育大會優勝,但是因為受傷,我罹患職業過勞症候群。
當時的我認為:
「是不是只有我的時鐘停擺了?」
「整個社會是不是拋棄我了?」
我覺得很不安,感覺心臟都要爆裂了。
我不知道該怎麼突破這個現狀,整個人手足無措。
當你覺得寂寞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把眼光往「外」看。
我們往往會把自己拿來和朋友、他人做比較。
也就是把眼光往「外」看,在意別人去哪裡旅行、別人在什麼公司上班。
然而,這麼做無法處理「寂寞」的問題。
指針必須朝「內(=自己)」而不是朝「外(=他人)」,才能徹底面對寂寞的原因。
這種思考方式是以正面積極的態度看待寂寞,而非負面消極。
往「內」看就是試著自問自答:
「我為什麼會感到寂寞?」
譬如我大學的時候,認為我會感到寂寞是因為肩膀受傷,必須放棄最喜歡的棒球。
不過,為了讓自己徹底面對寂寞,我不只在腦中思考,還寫在筆記本上。
自問自答:「我為什麼會感到寂寞?」
「就算肩膀受傷也能打球。我並不是完全不能打棒球,但為什麼我會耿耿於懷呢……」
我繼續加深和自己的對話。
結果,我才知道寂寞的本質,來自「我不想承認自己打得不好」。
我在前文提到,高一的時候曾在國民體育大會拿下優勝。
那一丁點自尊對我造成阻礙。
我很怕別人覺得我明明得過國民體育大會的優勝,但是打得比其他人還差……
當我發現自己的心聲之後,我重新思考:「球打得不好真的會被笑嗎?」後來,比起守護自己的自尊,我選擇以享受棒球為優先。
我加入社團,不只把棒球當成社團活動,也把棒球當成自己的歸屬好好享受,最後因為有意氣相投的隊員,讓我能開心打棒球。
我對當時的隊友們真的充滿感激。
如果你也感受到這樣的寂寞,請試著把它當成一個能面對自己的機會。
某位有戀愛煩惱的女大學生,認為自己覺得寂寞是因為「被男友討厭」。
還有一位苦於職場人際關係的三十幾歲女性,認為自己的寂寞是因為「上司沒有給自己正確的考績」。
一樣都是「寂寞」,但背後的理由和原因卻各有不同。
請把寂寞當成一個面對自己心聲、了解自己的機會。
遮掩「寂寞」的情緒,假裝沒有看到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然而,用別的事情來打發,即便能夠瞬間填補空虛也不能解決問題。
寂寞和蛀牙是一樣的。
就算吃了藥緩解牙痛,蛀牙也不會好。
想要根治就需要牙醫師治療。
感到寂寞的時候,如果不能面對真正的原因,就無法填補心中的裂痕。
沒有任何一種情緒的多餘的。
請從現在這一刻開始,「把寂寞當成改變自己的機會」正面積極地看待吧。
02 一個人生活並不代表「孤獨」
一個人生活能獲得數之不盡好處。
如果你現在住在老家,一個人生活應該會為你的人生帶來很大的衝擊。
一個人生活之後,住在老家的壓力就會消失,心情會變得比較開闊。
不過,你應該也會很快就碰到瓶頸。
因為你會發現,以前坐在餐桌上就會理所當然地出現美味佳餚,衣服也理所當然地有人整理好,其實都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如果感冒,也只能自己照顧自己。
另一方面,一個人生活的寂寞,應該會讓你感到孤獨。
住在老家的話,有什麼難過的事情,家人都會聽你抱怨。
一個人生活表示家裡不會有人等你回來,也不會有人幫你準備溫熱的飯菜。
所以,即便你回到家,家裡也沒有人。
「這個世界是不是拋棄我了?」
「是不是沒有人需要我?」
我想你大概會有強烈的空虛感。
或許有人會喝酒、熬夜,沉浸在這種情緒裡。
不過,一個人生活雖然物理上只有一個人,但並不代表「孤獨」。
認為這樣就是「孤獨」的人,其實是忘記自己還有和朋友、家人之間精神上的連結。
「擁有獨處的時間」是成長必須的條件。
如果沒有獨處的時間,就無法思考今後自己的未來。
有人會為了排遣寂寞和朋友聚在咖啡廳一起寫作業,但是和朋友聊天的時間,往往比寫作業的時間還長。
請試著從「精神性的連結有沒有大於物理性的連結」來思考看看。
學生時期的好朋友,會不會因為畢業之後,就再也不相往來?
一起寫作業的朋友,會不會因為作業完成,就再也沒有聯絡?
重要的連結沒有這麼簡單。
就算因為搬家等因素拉遠距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不會因此消失。
畢業之後雖然沒有再見過面,也沒有再聯絡,但仍不會改變他是很重要的人這個事實。
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大學時期一起上過課的朋友,久違地跟我聯絡:「讀了你的書很感動,你之前過得很辛苦呢。」
聯絡的頻率高低,根本不重要。
因為我們之間仍然擁有以前上課時產生的羈絆。
理想的狀態是你「個人」有所成長,而你和朋友成長後互相交流。
不追求「個人」的成長,只是因為寂寞就找朋友、情人打發時間,最後只會變得必須依靠別人才能生存。
我的個案A小姐覺得,只要行程空著就會感到不安,害怕沒有人需要自己,所以總是把行程排滿,每天都要和別人見面才行。
我對A小姐說:
「請每天保留十分鐘的時間獨處,思考今後的生活吧。」
A小姐漸漸發現「即便靠那些聽別人抱怨的女性聚會填補寂寞,也無法解決問題」,決定重新審視自己運用時間的方式。
之後A小姐減少參加女性聚會的次數,開始學英文加強自己的工作能力,變得對工作積極進取,因此獲得好評,被升為專案經理。
她透過每天不斷努力,成長到能夠充滿自信地發表意見。
因為有一個人獨處的時間,才能往未來邁進一步。
你也可以看電影、自己去咖啡廳、做料理。
我的意思並不是說:
「不能和朋友一起讀書」、「不能參加女性聚會」。
重點在於你必須有一個人學習的時間,再創造和朋友對話的時間,藉此讓彼此獲得成長。
我以前曾經在IG上面發過這樣一段文字:
「試著在今天的留言區裡寫下『我不是一個人』。」
那篇發文竟然得到五百人以上回覆「我不是一個人」。
這是超乎我預料的留言數量。
留言之中,有人寫下這段話:
「這句話讓我覺得自己不孤單。」
因為這件事,讓我發現很多人都在懷疑:
「我是不是很孤單?」
甚至因此覺得不安。
你會不會也有這種感覺呢?
就像有人對你說「你不是一個人」的時候,你會覺得鬆一口氣一樣,也有很多人在等著這句話。
如果你身邊重要的人正在煩惱,請你主動告訴對方:「你怎麼了?我們可以聊聊喔。」
一定會有人因為這句話而得到救贖。
我希望各位能把「你不是一個人」的訊息傳達出去。
03 早上要有規律地活動
當你覺得寂寞,就會什麼事都不想做。
沒有幹勁,覺得很累,完全不想動……
這個時候每天淡然地重複做一樣的事就顯得非常重要,也就是說,你必須遵守能夠提升自我的例行公事。
你有什麼一定要做的例行公事嗎?
我有一次突然想到:「如果我更有能力,周圍的人就會主動和我搭話,那我就不會覺得寂寞了啊……」
同時,我也心想「希望自己在精神層面能夠更強大」。
為了提升自己的精神能力,就需要自我磨練的時間,也就是獨處的時間。
然而,即便想要擁有獨處的時間,也會因為被工作和嗜好等眼前的事情追著跑,導致一事無成。
當我在思考有什麼時間能夠不被任何人打擾、完全屬於自己的時候,我想到早上的時段,尤其是四點到六點。
這段時間沒什麼有趣的電視節目或者實況轉播對吧?
而且,朋友也不會在這個時間用社群軟體傳訊息。
我會心想「難得早起,一定要過得有意義才行」,心情也會變得更積極。
可能有人只看過每年的第一道日出。
不過,我覺得這樣很可惜。
不是什麼特別日子的日出,也能帶給人旺盛的活力。
無論如何,只要沐浴在早晨的陽光下開啟一天,心情就會變得很好。
一大早起來實踐獨處的例行公事,會讓你每次在迎接早晨時,都能夠自我成長,漸漸也能夠面對寂寞的成因。
以我自己來說,早上起床之後,我會按掉鬧鐘,去廁所洗把臉,再來到工作用的房間。
我會開始寫書稿直到六點,然後按照平常的路線散步。
回家之後拉筋冥想,然後讀書。
如果有什麼必須緊急處理的事情,我會在這個時候處理。
我並不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這麼做。
身體不舒服或睡眠不足的時候,我會先讓自己好好休息。
和伴侶或家人同住,很難獨處的人,可以提早三十分鐘出門,在電車裡讀書或者到公司附近的咖啡廳悠哉度過上班前的時光,透過這些方式擠出一點能夠實踐例行公事的時間。
這個例行公事的目的,是要提升自我存在的基礎。
我截至目前為止,以心理教練的身分聽過很多個案分享自己的故事。我發現很多人都沒辦法擁有獨處的時間。
我可以理解「擁有自己獨處的時間?我才沒有那種閒工夫」的想法。
不過,忙到沒有餘裕這一點,大家都一樣。
正因為很忙碌,才要試著有效應用早上的時間不是嗎?
擁有獨處時間並且實踐規律活動的人,在精神層面會逐漸成長。
沒有鍛鍊肌肉就會衰退,同理,不磨練自己就會生鏽。
持續實踐每天規律的活動,能夠提升一個人的魅力,也會減少被寂寞吞噬的機率。
在工作上績效好、享受人生的人,通常都有規律的生活節奏。
這就是例行公事。
每天都淡然地做相同的事。
如果一直保持相同的節奏,即便感到寂寞,也能冷靜分析:「為什麼會覺得寂寞呢?」
你早上起床之後,有沒有什麼例行公事呢?
如果沒有的話,請試著在日常中加入新的例行公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