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
  • 搜尋
  • 收藏
  • 0 購物

SHARE:

  • 會員限定

知識變現!超效率閱讀:輕鬆吸收、有效輸出,讓人生財富倍增的高效閱讀習慣

NT$300

NT$380

  • 作者
    丁玥
  • ISBN
    9786264023382
  • 上市時間
    2025-09-24
  • 內容介紹
  • 線上試讀
  • 商品規格
  • 書籍目錄
內容介紹 ·Introduction·

找對閱讀方法的人,先改變人生!

聰明人都在用的知識管理技巧

7種加速輸入的閱讀心法╳5個實踐輸出的轉換指引

幫助你實現能力升級、知識轉譯、斜槓輸出,讓個人價值最大化

 

 

雖然買了書,卻總是找不到時間讀,一本書讀了半年還沒讀完?

明明讀了很多書,放下書本後卻想不起來自己看了什麼?

覺得自己掌握了很多知識,但不知道應該如何轉換與應用?

 

內容為王的新媒體時代,請升級知識複利系統。

在有限的時間裡,找到最適合你的成長方式。

 

這本書是新媒體時代的閱讀提案,幫助你將閱讀效益最大化,知識內化馬上就能實際應用。

 

閱讀是我們一生中最值得的一筆投資。知識複利系統將幫助你在有限時間內吸收最多知識,獲得新媒體時代最需要的自我成長力,加速能力升級,真正成為知識傳遞者與創造者。

 

閱讀會為人生放大時間複利,

人生會因為閱讀擁有更多可能。

線上試讀 ·Trial reading·

1.1改變人生的,恰恰是那些重要但是不緊急的事

這是一本為喜歡閱讀的人,或者說,是為想透過閱讀精進自己的人而寫的書。

閱讀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習慣。

如果你想提高你的閱讀能力和效果,你需要克服一些障礙,比如缺乏時間、無法集中注意力、提不起讀書興趣等;你也需要告別一些低效的閱讀方式,比如漫無目的地翻閱、只關注細節而忽略主旨、不進行任何思考和總結等。

本書將教你如何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來優化閱讀過程和結果。無論你是想學習新知識、提升專業技能,還是想享受閱讀的樂趣,本書都能給你提供實用的引導和建議,陪伴你完成閱讀能力的升級。

作為一名讀者,如果你深知閱讀給你帶來的益處,那麼這本書可以成為你的枕邊書,不時地翻翻,讓你的閱讀方法日益精進,對照本書練習輸出內容的技巧,你將獲得關於閱讀的美好體驗。你也可以將它送給對你而言重要的人、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最愛的親人,它將會是一份飽含著愛意、鼓勵和幫助的禮物。

作為一名閱讀推廣人,我經常說,閱讀是一件投入最少而回報最多的好事。不誇張地說,閱讀對於生命的滋養,不亞於食物。

閱讀這麼重要,但很多人卻忽視了它,即使有時間,也不願意閱讀。

現在,請你做一份測試,看看你對於閱讀的態度。它將呈現閱讀在你生活中的排序。

好了,測試開始,請回答以下問題:

①你目前是否在職?如果是,是全職還是兼職?

②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更注重哪方面的時間利用?(家庭/事業/個人成長)

③你平均每天有多少零碎時間?

④你通常在零碎時間裡做什麼?(看書、看電影、聽音樂、打遊戲、運動、社交、網購、照顧孩子、做家務、其他學習等)

⑤你認為在零碎時間裡閱讀對你的職業發展有幫助嗎?

⑥你更傾向於利用零碎時間閱讀來提升自己,還是去兼職賺錢?

說出你的答案或者寫下來。

對照你的答案,來做一個自我分析。

你是否也發現一個明顯的結果—閱讀被排在你能做的選擇裡後面的位置。而對於在零碎時間裡做什麼,這裡只是靜態地呈現了一小部分,相較於生活本身的複雜性、流動性,太多我們可以用來為自己增值的零碎時間,就這樣從指縫間偷偷溜

走了。

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們卻並未將它擺在相應重要的位置。

怎樣辨別和安排對於我們來說重要的事?四象限法則是一個可供參考、實用性極強的工具。

閱讀這件事,它看上去從來都不緊急,所以,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在排序中它總是被往後排了。

現在回看測試中的第6個問題。即使沒有其他安排,對於第6個問題,你是不是更傾向於利用零碎時間兼職賺錢?可惜的是,靠出賣單份時間兼職賺錢獲得的是一份收益。而讀書,將為你帶來的是時間的複利。

怎麼過一天,放大了看,就意味著怎麼過一生。

如果沒有了解到什麼是最重要的事,你就會一直延續這種生活方式:疲於應付那些重要且又緊急的事,或者經常被一些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所打擾,甚至被那些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消耗掉寶貴的時間。

真正改變我們人生的,是那些重要但看上去不緊急的事。

這些事情可能包括學習一門新技能、規劃人生、建立良好的社會關係等。它們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需要我們長期堅持。這些事情看似不那麼緊急,但卻是我們未來成功的基礎。

所以,恰恰是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是我們應該重視並抓緊、堅持的。

就閱讀本身而言,也有一件重要但不緊急的事,那就是學習如何高效閱讀。

接下來,讓我們立馬著手做這件事。掃除讀書障礙,一起開始這場閱讀升級之旅吧!

1.2沒空讀書?這五招助你一年讀完100本

怎樣才能做到一年讀100本書?多年以前,當我有想法透過閱讀來改變自己、提升自己時,我覺得每年讀100本書,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但當我真正開始把想法付諸實踐,我做到了。

之後我發起讀書會,引領更多的人開始實踐閱讀。不論是寶媽、寫作者、職場人士,還是學生,都能從原本各自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時間,完成這個看似難以達成的目標。

我欣喜地發現,只要用上這五招,一年讀完100本書幾乎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

1. 挑選合適的書,做一份自己的年度書單

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年無法讀完100本書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真的是因為沒空讀書嗎?

我在引領閱讀的無數個案中發現,並非如此。絕大部分人沒有明確想讀的書。他們在挑選閱讀哪一本書時總是表現得很隨意。或者是出於自己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想到要讀某一本書;或者是偶爾看到別人的分享和推薦,而去讀一本書。

也就是說,這樣的閱讀習慣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而不是自己的主觀意願。

眾所周知,如果人的意願度不強是很難形成閱讀習慣的。更重要的是,在這種情況下,所讀的書可能與自己的能力和需要不相配,導致閱讀的效果不好。

一些有著比較豐富閱讀經驗的人樂於分享他們的書單,而另一些資歷尚淺的人有時候會盲目地追隨他們的書單,但是這樣的書單有可能並不合適。

個人書單一般都具有較強的主觀性。一份書單,昭示著與讀書人的需求對等的認知、能力與價值觀。

唯有挑選出最合適自己的書,才能讓閱讀這件事順暢地進行下去。

擬定一份屬於自己的年度書單,把100本真正適合自己的書寫進書單裡,讓這份書單引導自己的閱讀之旅,無疑會事半功倍。

關於如何製作書單,以及如何用書單執行閱讀計畫,將在本書第2章中詳細講述。如果你現在就想著手製作,那麼你可以跳過下面的內容,直接閱讀這一部分。

2. 制定讀書計畫,每天堅持閱讀

決定了一年要讀哪些書,接下來就是制訂讀書計畫了。讀書計畫是把一年讀100本書的想法變得可執行的重要一環。

首先,把讀100本書的計畫分解到每一週。以一年52週計算,即每週需讀2本書。

然後,我們來做幾道簡單的算術題,計算出我們每天的閱讀任務。

以我喜歡讀的2本書為例:

《如何閱讀一本書》,836頁。

《論語譯注》,238頁。

這兩本書一共有多少頁?

836+238=1074頁。

每一天需要讀多少頁?

1074÷7¬154頁/天。

也就是說,我的讀書任務就是每天讀154頁。

接著,我們來計畫得更細一些,計算出我們以小時計的閱讀量。

比如,每一天我們計畫用2小時30分鐘的時間來閱讀,那麼我們以小時計的單位時間的閱讀量:

154÷2.5=61.6頁/小時。

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做到1分鐘讀1頁多。

如果我們需要讀篇幅更長一點的書,或者對於我們目前的理解力來說相對有挑戰性的書,那麼,我們需要增加每天的閱讀時間或者提高閱讀的效率。

3. 利用零碎時間,讓碎片閱讀常態化

時間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平等地擁有一天24小時的時間。如果你善於利用,可以有所作為;如果不善於利用,可能一事無成。而兩者的區別很大程度上在於是否能充分利用好零碎時間。

充分利用好零碎時間來讀書,可不是我們聰明的現代人才能想到的。古人中就有表現突出的。

為大家講一個有趣的讀書故事,是漢末文人董遇「三餘」讀書的故事。

據魚豢的《魏略.儒宗傳.董遇》記載,董遇是一個非常好學的人。他和哥哥經常上山打柴來維持生計,每次上山打柴時他都會帶著書,有空閒就拿出書誦讀。

有個人想跟著董遇學習,董遇對他說:「必當先讀百遍」,「讀書百遍而義自見」。求教的人說自己苦於沒時間讀書。董遇告訴他:「當以『三餘』。」那人問「三餘」是什麼意思,董遇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意

思是冬天是一年的農閒時間,夜晚無法幹活也是閒置時間,下雨天不能外出幹活也是閒置時間,都可以用來讀書。董遇抓住「三餘」時間讀書學習,後來在仕途和學術上均有所成就。

「三餘」時間就相當於我們可用的零碎時間,利用好這些時間,是閱讀常態化的關鍵。利用零碎時間讀書的確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下面是一些可以幫助你在忙碌的生活中讓碎片閱讀常態化的建議。

隨身攜帶一本書:將一本書或者電子閱讀器放在隨身攜帶的包裡,無論你是在等車、排隊,還是等待朋友,都可以拿出來看一看。

利用聽書App:下載一款聽書App,它將所需閱讀內容轉化為語音形式,隨時隨地都可以聽。每天早晚上下班時間可以利用聽書App在路上聽書。

切分讀書任務:將閱讀任務分成較小的部分,例如每次只需讀完一個章節,利用零碎時間快速完成。

利用晚上的時間:晚上是相對安靜的時間,也是我們的一天中最容易集中精力的時間,晚上留出時間來閱讀,能提升閱讀效率。

利用網際網路資源:許多線上的圖書館和數位資源庫提供了大量免費的電子書,可以利用網際網路資源進行碎片化閱讀,方便快捷。

總之,透過這些方式,有心擠時間、規劃好時間,你就可以更好地利用零碎時間讀書,讓碎片化閱讀成為常態。

4. 閱讀後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輸出方式

大多數人都有分享的欲望,這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把讀書的內容進行輸出分享,可以讓我們與他人建立連結和互動,增強人際關係,同時也能夠在交流中獲得更多的資訊和知識,提高自身的認知和技能水準,讓我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實現個人價值。此外,還可以帶給我們成就感和滿足感,讓我們感受到自己對他人的貢獻和影響力,進而提高自尊心和幸福感。

不同的輸出方式需要不同的技能和工具,我們可以結合自己的個人喜好和擅長領域,將想要輸出的內容以文字、圖片或影片等方式輸出。比如在部落格發表讀書筆記、書評,在Facebook粉絲專頁或閱讀社團投遞閱讀心得或書評,甚至是

Instagram分享手抄金句與精彩段落,在 reads分享全書濃縮精華,或是以音訊、影片方式講一本書等。

對他人分享你讀過的書,不僅讓閱讀更具價值,同時能夠讓你的閱讀更加高效。

5. 加入讀書會,有規律、有同好、有督促

在筆者成立的讀書會中,有很多夥伴在完成自己的讀書計畫後複習時,都紛紛表示,初加入讀書會時,著實為讀書效率不高而苦惱。加入讀書會有很多好處,學會了高效閱讀是令他們非常受益的一件事。

在讀書會中,你需要按照規定的時間來完成一定量的閱讀任務。比如堅持每週共讀一本書、選讀一本書。這樣有規律地訓練下來,就能養成閱讀的習慣。

加入讀書會,你可以結識到更多同樣喜歡閱讀的朋友,大家可以交流自己的閱讀體驗和讀書心得,這會激發你的閱讀興趣,讓你更熱情地投入閱讀。

另外,讀書會經常會組織小組討論,你需要在這個過程中發表自己的看法,並與其他人交流。我們還鼓勵大家就讀書內容寫作、投稿輸出,這些都能督促大家將高效閱讀堅持下去。

1.3讀書太慢?四個步驟助你快速閱讀

1. 規劃速讀任務

在寫本書之前,我曾做過一個關於讀書和寫作的調查問卷。當天收回13份問卷,其中過半數的參與者都提出了讀書速度過慢的困擾。

小A:「我堅持每週至少看一本書,三年下來,一算才180多本,頓時覺得好少啊。我是不是讀得太慢了?怎樣才能有效提高閱讀速度?」

小B:「我平時讀書少,今年才開始有大量的閱讀需求,但總是受限於自身的閱讀速度,另外也是因為有工作,時間比較有限。但我發現周圍平時讀書多的人『啃』完一本書的速度特別快,有人甚至一週讀兩三本,因此我覺得很苦惱。」

小C:「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快速『榨乾』一本書裡的知識?我讀書很慢,就是需要字斟句酌的那種。我想學著別人把速度加快一點,每天花上1個小時,讀幾十頁書,卻一次次發現,讀到後面就忘了前面,常常要一再重讀,閱讀效率太低了。」

速度緩慢,對於閱讀效率確實會產生負面影響。這是一個常見的困惑,那麼該如何提高閱讀速度呢?你可以好好規劃讀書任務,設定時間節點。在第一章制訂讀書計畫的內容中,詳細介紹了如何分解讀書任務,可以照此來用。在找到要讀的

書後,確定讀書的時間節點,合理規劃每天的閱讀任務,然後將自己日常生活中可用的大塊時間和零碎時間詳細納入閱讀計畫,以此來逐步實踐。

2. 執行速讀計畫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讀很多書,希望自己有超乎常人的閱讀能力。但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的閱讀計畫往往只停留在口頭上、想像中,沒有付諸實際行動。

再好的計畫,如果不執行,都只是紙上談兵,沒有結果。

做好速讀計畫後,我們應該做的事,不是將計畫丟在一邊,而是開始最重要的步驟:執行它,讀起來!

晚上臨睡前是一個非常好的閱讀時段,關掉電視,將手機放到臥室外,在睡前1到2個小時,靜心、沉浸地閱讀紙本書,這樣的閱讀效率是相當高的,也能讓我們更加投入其中。

如果能夠堅持養成習慣,我們會得到非常好的閱讀效果。相比追劇或者玩手機,這樣的沉浸式閱讀不會影響睡眠品質,相反還有助於睡眠。

另外,我們還可以充分運用零碎時間來執行速讀計畫。

按照計畫實踐閱讀,只要堅持一段時間,這些動作就會成為習慣,我們就會慢慢發現閱讀的威力。

3. 速讀80/20法則

80/20法則,也就是我們熟悉的二八法則。這個法則是義大利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多.帕雷托提出的,也稱帕雷托法則、關鍵少數法則。經濟學界的這條80/20法則同樣適用於閱讀。

在閱讀時,我們應該抓住重點部分,用80%的時間深度閱讀那些重要內容,剩下20%的時間則用來瀏覽其他非重要的部分。這樣的閱讀方式能夠大幅提高閱讀效率,並讓閱讀效果更加突出。

虛構類圖書:故事結構、主要事件和主人公的關鍵經歷,80%;次要人物、非主要事件、其他描述,20%。

非虛構類圖書:主題、主要論點和論證過程,80%;分論點、相關論據素材,20%。

我們要把握住速讀的80/20法則,對於次要的內容,不需要過度深入,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將時間投入在對關鍵部分的深度閱讀上。

4. 3分鐘閉眼放電影回顧法

精讀都難免遺忘,速讀更會如此。

心理學研究表明,比起閱讀文字,人類的大腦更容易在閱讀圖象後形成記憶。

將讀完的書中內容,在腦海中形成畫面並進行回顧,就像放電影一樣,這樣可以鞏固並加深印象,同時也能檢查我們的閱讀效果。這個方法簡單易行,對於讀書複習非常有效。

這個方法是我偶然發現的,主要源自我中學時代的經歷。

在中學三年級時,因為有太多需要掌握的內容—各個科目不同的理論知識與公式,一天下來,腦子裡儲存的內容淩亂不堪。

有一天晚上8點,在學校下自習回到寢室後,我意識到自己需要複習當天所學的七節課,但時間有限,因為學校宿舍準時晚上9點熄燈。洗漱收拾完,燈已經熄了。我躺在床上,還沒有困意,於是決定在腦海中回顧這七節課的內容。

我靜靜地回憶著每一節課。每節課的重點內容都以畫面(畫面中包括文字)的形式呈現在腦海中。有些畫面非常清晰,我甚至能夠知道這些內容在書本的哪一頁、哪一行。我感到非常開心和自信。而有些內容不甚清晰、非常模糊,甚至完全想不起來,我也不沮喪,因為它讓我清楚瞭解了自己當天的學習情況。第二天早自習時,我翻開課本,有針對性地複習。這種方法大大提升了我的學習效率。

後來我在進行閱讀引導時,將這個方法分享給了喜歡閱讀的朋友們,大家都獲得了非常好的閱讀效果。我將這個方法命名為3分鐘閉眼放電影回顧法。

利用3分鐘閉眼放電影回顧法,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內容進行複習。複習的時間可以依據實際情況調整,重點是能否在回顧時有清晰的印象,對閱讀的內容是否有所鞏固。

商品規格 ·Specification·

尺寸(公分)14.8 x 21 x1.28cm

開本 25

頁數 256

書籍目錄 ·Book Catalogue·

第1章 掃除讀書七大障礙,告別低效閱讀

1.1 改變人生的,恰恰是那些重要但是不緊急的事

1.2 沒空讀書?這五招助你一年讀完100本

1.3 讀書太慢?四個步驟助你快速閱讀 

1.4 讀不懂?一個方法掌握知識變能力的秘密

1.5 讀不進去?兩個小心機讓你不用再硬著頭皮看書

1.6 讀完就忘?尊重規律,用一個手段強化記憶

1.7 不會輸出?養成四種習慣,實現有效轉化和持續輸出

1.8 難變現?三個建議幫你輕鬆實現讀書變現 

第2章 從閱讀迷思走出來,實踐高效閱讀

2.1 高效閱讀不僅僅是技巧,更是習慣

2.2 圖書金字塔,書是讀得完的

2.3 「5+2」書評讀書法,讀得多不等於讀得好

2.4 筆記讀書法,買書不等於擁有書

2.5 豎式讀書法,理解比閱讀速度更重要

2.6 心流式閱讀,充滿能量和高度愉悅的沉浸體驗

2.7 分類閱讀,將各種知識反覆運算升級,串聯建立知識體系

2.8 書單讀書法,做一份最適合自己的書單

2.9 重讀提升法,深入理解內化一本書

第3章 讓讀過的書變成錢,實現價值閱讀

3.1 讀過的書都會變成財富陪伴你一生

3.2 五個步驟寫出優質書評,實現深度輸入到有效輸出

3.3 從普通讀者升級成說書人

3.4 把讀過的書或讀書經驗做成課,打造第二財富通道

3.5 閱讀分享,互相督促,所有人都可以實現的最強進階方式

3.6 七種業配推書法,成人達己,做一流閱讀推廣者

3.7 出版書籍,個人品牌價值加速器

3.8 讓讀過的每一個字都被點石成金,文案寫作變現

第4章 打造吸引力讀書會,拓展私域閱讀

4.1 讀書,但從來不僅僅只是書

4.2 免費社群與付費社群

4.3 社群精準吸粉,與真正的讀書愛好者共讀

4.4 提供價值,玩出好內容

4.5 產品設計與分層收費,實現社群知識變現

4.6 社群互動,實現360度全方位高黏著度

4.7 知識管理,手把手練就知識管理五大步驟

4.8 持續發展,一群人走得更遠

4.9 四種學習型讀書會:家庭、社區、校園、企業

第5章 做自媒體讀書帳號,堅持複利閱讀

5.1 新媒體時代,用讀書這個支點撬起生命之重

5.2 IP定位,運用長板優勢,找到離錢最近的路

5.3 帳號設置,取個好名字

5.4 矩陣營運,多平臺佈局高效吸引流量

5.5 垂直深耕,四招構築優質內容素材庫

5.6 內容為王,從0到1打磨你的超級內容力 

5.7 粉絲經營,使用者思維輕鬆連結「1000 個鐵桿粉絲」

5.8 私域淘金池,持續高轉化

第6章 知識轉化打造課程,倍增變現閱讀

6.1 打造課程,網際網路上的淘金利器

6.2 讀書內化的三套秘笈

6.3 課程定位,用超級概念打造暢銷品

6.4 篩選優化,三個思考提升課程內容價值

6.5 課程規劃,提升暢銷指數

6.6 重構框架,把課程主線突顯出來

6.7 做課流程與工具,標準化創建一門好課程

6.8 課程多角營運模式

6.9 課程發售

第7章 從讀書人到作家,放大品牌閱讀

7.1 從讀書人到作家的華麗轉身

7.2 確定寫作方向,將熱愛的事以文字流傳

7.3 新媒體時代寫作者需要持之以恆的三件事情

7.4 競品閱讀,找到成就暢銷書的秘訣

7.5 個人出書的三項準備

7.6 十步精細化避坑操作寫書流程,為出一本好書保駕護航

7.7 寫書執行,先完成再完美,效率更高

7.8 圖書行銷,八步提升新書榜排名

7.9 品牌營運,借勢自媒體實現長期效應

7.10 左手閱讀右手寫作,一個讀書人的終身成長